混合設備就大小而言,目前國內做到30立方,主要生產地為廣東、上海、浙江、四川。就混合的工藝和混合量的要求,混合設備可以分為實驗型0.05~0.5立方;生產型0.5~6立方;批量型4~30立方;
1、實驗型設備
生產能力要求不高,主要在企業投資前期進行實驗或實驗性生產。
2、生產型設備
生產能力要求高,主要為企業投資生產產品,此類設備相對強度設計高,沒有大功率要求,配合其它生產設備,包括配料、自動進料、自動出料,制造一套完整的混合生產線,生產效率相當高,投資相對較低。根據生產要求,一套生產線生產一種或兩種產品,不需要長期更換產品形式,設備實現了流水線,代替了大生產量需要選擇大設備的技術要求。
3、批量型設備
主要應用于一些混合批次要求非常嚴格的地方,如染料、食品等。同一批產品不能有顏色、口味差別等特殊要求下。
二、混合輔助功能的選擇
根據不同的混合過程要求,物料的混合需要不同的混合方法和混合環境。混合設備根據不同的混合方式設計了很多輔助混合功能,根據不同的混合要求選擇不同的輔助功能。
(一)、加溫或冷卻
物料的混合過程中,加溫是一種常見的現象。
1、有的物料的混合過程需要在一定的溫度環境中才能夠實現,才能夠滿足物料本生的可混合性,才能夠提高混合的均勻性。
2、有的混合物料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,在混合過程中可以通過提高溫度等簡單的辦法將水分烘干,實現簡單的混合、烘干一步完成的功能。
對于機械式粉體混合設備,在混合容器外殼加溫或冷卻,保證混合容器內在混合過程中處于一個恒定的溫度,是混合機保溫的主要辦法,傳統的稱呼為夾套。根據不同的溫度要求,常見的加溫方式有:①夾套內加入導熱油,電熱絲直接加熱導熱油②循環油加熱③蒸汽循環加熱。
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,加熱夾套外殼需要再做一層保溫,避免熱能向空氣中散發。為配合混合過程的加溫要求,設備一般還需要輔助的鍋爐或其它能源設備。為排除混合過程中加熱產生的蒸汽或其它散發物質,系統還需要配備一套引風系統和除塵系統。
(二)、抽真空或充壓
物料在混合過程中可能氧化或其它不能夠在空氣狀態下完成的過程,就需要對混合設備容器進行抽真空,在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充入惰性氣體保護等。
例如在炸藥的混合過程中,需要對混合容器內的氧元素全部抽掉,再往容器中充入氬氣或其它惰性氣體,防止在混合過程中應摩擦生熱而爆炸。
(三)、噴液
為了滿足粉體混合過程中加入少量的液體,同時必須提高液體與粉體的混合均勻度,需要將液體以霧化狀態與粉體接觸。
(四)、飛刀設備
混合物料中如果有纖維或其它難分散物料,混合過程中需要高速分散,混合設備則需要設計制造高速旋轉的飛刀轉軸。
三、輔助設備的選擇
混合機是混合過程的核心。為提高混合速度和混合的自動化過程,混合機還需要配備其它的輔助設備,整體滿足混合工藝。常規的機械式混合設備工作方式均為間隙式操作,單批次混合的物料需要先準備好→加入混合機→均勻混合→出料
(一)喂料設備為提高間隙式混合操作的時間,需要每次準備好的混合物料快速加入混合機。為了準備每次需要混合的物料,可以設計手工配料或自動配料。
(二)放料設備
混合機出料根據不同的形式,不同的工藝有不同的方式。但不管什么形式,混合好的物料需要放入料倉或其它下步工藝設備等。
混合機閥門根據不同的操作要求有不同的選擇:
1、根據出料閥形式有閘閥、蝶閥、球閥、旋轉閥、門閥、頂閥、弧形閥。
2、根據操作方式出料閥有手動、電動、氣動控制。